
目前国内已公布、在建和拟建、计划“十四五”末投产的乙烯产能还有3475万吨/年。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届时我国乙烯产能或将面临产能过剩,其他基础化工原料也将处于产能投放高峰。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投产、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全面投产、古雷炼化一体化项目投入商业运营、海南炼化百万吨乙烯项目成功产出丁二烯……2023年,国内多个大型炼化项目投产,千万吨及以上炼油厂增至36家,石化行业规模发展再次进入快速增长

欧洲天然气价格荷兰TTF基准价在2024年2月大幅下跌,至25欧元/兆瓦时(MWh)以下,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跌超过50%。今年冬季温暖的气候和工业需求的下降是天然气价格下跌的主要因素。法国和德国分别经历了34年来第三、第四温暖的冬季。根据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GIE)的数据,欧洲天然气储存水平目前处于五年来的季节性新高,其中欧盟天然气储量为65.9%,德国为71.56%,意大利为60.3%,法国为

去年美国出口LNG为8600万吨,超过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成为第一大LNG出口国。图片来源:图虫创意中国超越日本,再次成为世界最大液化天然气(LNG)进口国。日前,壳牌集团发布的《LNG前景报告2024》(下称《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LNG进口量为7200万吨,同比增长79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去年,中国天然气市场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家发改委和中国海关总署数据分别显示,2023年,
2024年2月19日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不作调整。国家发改委网站2月19日消息,自2024年1月3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以来,国际市场油价震荡运行,按现行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测算,2月19日的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与1月31日前10个工作日平均价格相比,调价金额每吨不足50元。根据《石油价格管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本次汽、柴油价格不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时累加或冲抵。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
我国海上首个热采油田,新年首口调整井顺利投产。南堡35-2油田WHPB平台,蒸汽吞吐调整井B28H1井放喷作业结束后。顺利启泵生产拉开了2024年海上稠油油田增油上产的序幕。为2024年稠油热采工作,注入一针“强心剂”。南堡35-2油田位于渤海海域,采用规模化蒸汽吞吐开发,地层“吞入”高温高压的蒸汽后,稠油从采油井中“吐出”。油田在开发生产过程中,相继攻克了连续管缆一体化工艺、井下高温安全控制等海

根据近期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情况,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自2024年1月31日24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标准品,下同)每吨均提高200元。调整后,各省(区、市)和中心城市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见附表。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及其他原油加工企业要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确保市场稳定供应,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各地相关部门要加大市场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查处不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的
近期,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发布《2024年油气行业上游业务值得关注的5个问题》报告。报告对2024年全球油气上游投资、资产并购、油气生产、碳减排等做出分析预测——01未来油气上游领域投资增幅有限受全球经济通胀、“欧佩克+”持续减产形势下石油价格走势不明朗等因素影响,石油公司对上游领域投资将持谨慎态度。预计2024年,全球油气上游领域投资为5000亿美元,与2023年相比仅增长
今日午后,上证指数涨幅扩大至3.03%,强势收复2900点。场内近4900只个股上涨,超百股涨停。其中,核心资产爆发,中国石油等“中字头”股票点燃市场情绪。“中字头”股票狂飙1月25日,中国石油A股午后强势涨停,成交额超29亿元。时隔8年半,中国石油A股重温涨停,该股上一次涨停还要追溯至2015年7月15日。在中国石油的带动下,申万石油石化(一级行业)指数飙涨5.66 %,领涨A股全部31个行业。

1月16日,在上海中远海运重工2号码头,中国石油管道局“格里亚”轮改装浮式储存和再气化装置(FSRU)顺利交付。这是中国国内第一例莫斯球罐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改装FSRU项目,也是中国企业与欧盟首次合作的“一带一路”能源项目。 “格里亚”轮原为一艘液化天然气运输船,此次改造新增了液化天然气的接收、存储、转运、再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可与陆地管网连接,成为一座“海上天然气工厂”。改造后的轮
1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3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 2023年全国油气勘探开发十大标志性成果分别是:全国油气产量当量创历史新高,国内油气产量当量超过3.9亿吨,连续7年保持千万吨级快速增长势头;塔里木盆地深地工程成功打造增储上产大场面,油气增储上产向地球深部进军步伐不断加快;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再获新突破,在渤海海域、南海深水领域再获亿吨级油气勘探新发现;非常规油气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