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前沿】重磅!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等部门齐出手,民企发展将迎实质利好!

2023-09-01
新闻来源: 全联石油业商会
查看次数:1459

在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金融业正行动起来形成合力。

8月30日,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在人民银行总行召开,全国工商联、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国家外汇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金融机构代表主要负责人、民营企业代表主要负责人参会。商会马莉秘书长受邀参加此次会议。

据人民银行透露,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有关政策文件,明确一个目标,即持续提高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努力做到金融对民营企业的支持与民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相适应。要求金融机构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加大民营企业服务方面的绩效考核权重,大力拓展针对民营企业首贷户。

抓紧出台金融支持民企发展有关文件

参加此次推进会的金融机构代表机构可谓阵容强大,共有17家,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广发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北京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参会的民营企业代表逾20家,涵盖房地产、传统制造业、农业、新能源、高科技等多个领域。

会上,文灿股份、亨通集团、天顺风能、德青源、好米动力等5家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发言,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北京银行、中国信保等5家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发言,沪深交易所主要负责人发言。

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马贱阳在会上介绍了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有关文件的基本考虑。他表示,人民银行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开展政策调查研究,多次召开座谈会,认真听取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深入研究文件的框架和内容。目前已形成文件初稿,将在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印发。

“文件起草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系统总结梳理各地、各金融机构典型经验做法、存在的问题和意见建议,聚焦民营企业服务过程中痛点、堵点和难点,突出强调金融机构要破除所有制歧视,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提升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目前已形成文件初稿,将在进一步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印发。”马贱阳称。

马贱阳介绍,文件主要从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便利跨境融资、强化政策激励和融资配套等方面,对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出了若干针对性政策举措。

具体而言,包括畅通股、债、贷三种融资渠道。在贷款方面,实施好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接走访,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

在债券方面,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量提效,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机构投入,尤其是银行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的配置。

在股权方面,支持民营企业上市和再融资,推动区域性股权市场突出私募股权市场定位,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引导基金作用,完善投资退出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工作推进会的有关精神,进一步修改完善文件,抓紧会签相关部门印发实施,并抓好文件的宣传解释和贯彻落实,加强跟踪督导,确保各项政策举措及时落地见效。”马贱阳表示。

5家民企代表呼吁完善金融支持政策

会上,5家民营企业代表结合自身业务发展和困难,就金融如何加强对民企的支持力度提出不少政策建议和呼吁。


文灿股份实控人兼总经理唐杰雄表示,目前金融对小企业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很大,但是对中型民企的关注度和支持力度不是很足,对我们来说容易吃亏,建议面向制造业、中型民企出台更有针对性的金融支持政策,尤其在资本市场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等方面简化审批流程。

亨通集团董事长崔根良表示,中国已经“走出去”发展的企业,在海外发展中经历了风险和挑战,也积累了海外发展的运行经验和优势。对走出去发展的企业,涉及延链补链、高科技、卡脖子技术的海外获取和国家战略布局收购兼并的项目,希望在资金审核及涉外贷款上予以支持。在出口业务中,最大的风险是汇兑风险,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货币汇率风险高,希望能进一步扩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范围,加大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互换协议签订的范围和额度,提升跨境人民币应用的便利性。

天顺风能董事长严俊旭提出两方面建议:一方面,优化金融机构自上而下的绿色信贷的风险评估体系,释放绿色信贷潜力。据介绍,金融机构传统的授信评估体系倾向于依靠历史静态数据判断企业经营情况,缺乏对新兴绿色业务的专项分析,加上ESG风险数据评估缺失等因素,风能装备制造业整体上存在授信额度不足、增额难的问题,融资条件难以享受到绿色政策红利。另一方面,建议健全防范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长效机制,完善拖欠账款清理、督查等常态化机制,希望特殊时期或特殊情况要有解决方案,提升企业获得感。

德青源董事长孔维健表示,德青源是典型的农业企业,受发展周期长、投资回报率低、市场波动大等问题影响,严重制约了产业化发展进程。恳请各个金融机构充分考虑农业企业的特殊性,出台针对农业企业的专项金融政策,充分考虑农业养殖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加快推进生物资产质押融资业务,保障农业养殖企业基本的流动性资金需求的同时,为扩大再生产增添动力。

好米动力董事长张兆恒表示,作为制造业中小企业,近年来我们深刻感受到政策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做出的努力,希望这份稳稳的安全感能延续得更长一些。例如,提升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条件的稳定性,对于信用类贷款的期限希望拉长到2-3年,不仅仅参照企业某一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指标来判断企业的经营能力。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条件能更加符合企业实际经营情况,担保形式能更加多样,更加契合科技型企业的实际需求等。

鼓励支持民企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表示,资本市场支持民企发展成效明显,证监会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大力支持民企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数量众多的民企和国企在资本市场同台竞技,深度反映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生机和活力。民营上市公司有干劲、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目前,沪深市场民营上市公司占比达63%,市值占比达41%,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民营企业占比超过九成。近三年来,民营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9900多亿,占同期利润的40%以上。

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细化资本市场支持民营企业的工作措施,充分利用股票、债券、基金、期货、REITs等多种工具,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具体而言,一是抓改革,强化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优化并购重组小额快速审核机制。二是提信心,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增强政策的精准性、实效性和协调性。及时回应民营企业关切,落实平台企业常态化监管安排,依法依规推动符合条件的平台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赴境外上市,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制度。三是扩融资,健全全市场的风险分担机制,深入实施民企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和支持工具。四是防风险,推动化解房地产等领域的突出风险。抓好即将出台的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落地,支持房地产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稳妥应对民营房地产企业风险。

上交所副总经理董国群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在证监会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董国群进一步介绍,一是加大支持民营企业融资力度。进一步提高IPO、再融资审核效能,针对科技创新企业特点,研究建立更灵活的并购重组机制,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完善民企债券发行增信机制,鼓励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充分发掘存量资产价值,发挥资产增信作用,降低融资成本。

二是抓住房地产市场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领域,坚决落实好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保持房企股债融资渠道总体稳定,支持正常经营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一企一策”稳妥化解大型房企债券违约风险,推动民营房企股债融资项目案例落地。

三是以“开门办审核、开门办监管、开门办服务”为抓手,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坚持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赢公信、寓监管于服务,树牢“店小二”意识,切实为民营企业解决现实问题。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表示,下一步,深交所将在证监会统一领导下,在发行、上市、持续监管、规范运作、再融资等方面给予民营上市公司更大支持力度。同时,也希望与全国工商联及所属、所联系的商会建立更密切的合作机制,希望得到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更为广泛深入的指导,为优质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成长壮大贡献积极力量。

在支持民营上市公司做优做强方面,沙雁提出,一是支持公司聚焦主业规范发展。二是支持公司用好融资并购工具,加大对优质民企再融资、并购重组的支持力度,对符合分类审核条件的项目予以快速审核,助力优质民企发展跑出“加速度”。三是加大创新产品供给。深化股债联动机制,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四是支持房地产企业平稳健康发展。

信贷保险业务要做到同等条件下对民企、国企同等对待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周亮表示,将推动银行保险机构更好地服务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将持续加强监管引领,为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和发展环境。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树牢一视同仁的观念,“两个毫不动摇”要落实到信贷保险业务中去,做到同等条件下对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同等对待。

周亮表示,将督促银行保险机构要健全敢贷、能贷、愿贷的长效机制,通过设立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增加民营企业融资业务等方面的考核权重、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将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给予一定的倾斜。同时还要完善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和容错机制,激发基层机构和信贷人员服务民营企业的内生动力。

此外,要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丰富民营企业金融产品。着眼于民营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持续优化创新各种各样的产品。下一步要把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的民营企业。